有《美国队长:内战》《奇幻森林》这些精彩的电影接连主宰电影银幕,可能很容易使观众们忽略了其实主流电影的整体质量一直在下降。
过高的票价与3 d和IMAX之类的补充成本意味着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票房收入,制片厂都在拼命抢占尽可能大的份额。但是当你试图把像电影这样天生富有创造性的东西变成一个巨大的金钱工厂时,一些边缘价值就会丢失掉。制作一部受众广泛的电影本质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你做出一些举措试图吸引每一位消费者时,就有点儿不对劲了。
我们都知道好莱坞有多么热衷系列电影,愿意拍出尽可能多的续集和翻拍电影,同时想办法延长他们的收益期(将小说改编电影一分为二是目前首选的招数)。但是作为系列电影的其中一部也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会很差。事实上,现代电影的实际问题更微妙。为了销售更多的电影票,被经济动机所驱动的陈腔滥调新风潮已经将商业大片侵蚀得千疮百孔。
与此同时,观众也厌倦导演们继续玩各种俗套。但是因为市场的原因,这些套路依旧存在。如下文所示,这十种趋势是相当危险的。
10。预告片剧透越来越严重
剧透:普罗米修斯号撞向了逃离的工程师飞船;格温·史黛丝死了;小嗝嗝的母亲还活着;抱抱熊是反派。哦,等一下,这不是剧透——所有这些主要情节都是预告片里曝光的。
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很久了,电影预告片往往恨不得展示出所有内容,好说服你去买一张票,但近年来,情况更加严重了。片中的剧情反转甚至结局都可能出现在先行预告片里,更罕见的是预告片里展示了一个动作场景,但在正片里根本没有(大多数漫威电影是最大元凶)。
虽然制片方大力投入预告片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获得一些额外的观众,但这么做对电影也有不利影响。如果我们提前看光了大部分的精彩内容,那么即使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最终也会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平淡。《普罗米修斯》作为一部合格的科幻电影(按现代的电影标准来看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在首周末公映时遭排斥,只因为福斯在预告片里放置了太多内容,以至于电影里没能给观众留下多少惊喜。
追求备用预告片的绝对数量也无益。你以为在先行预告片里看到一个有趣的片段,然后只好等电影上映才能看完整片段?别着急3d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下一款预告片马上会给你展示更多内容。
9。大片季变得越来越长
一般来说,大片季是在暑期。这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放假,此时公映的合家欢电影往往供大于求,而且对于美国人来说7月4日也一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日子。至于5月被视为绝佳档期的主要原因则要追溯到票房大片的起源。毕竟,当时是《星球大战》率先在5月撼动了业界。
慢慢地似乎11月也成了一个可行的档期(近年的《雷神:黑暗世界》,《饥饿游戏:星火燎原》),再加上12月固有的重要地位(《星球大战》、《霍比特人》和《阿凡达》)。但在此档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则更倾向于艺术性,志不在票房而在于颁奖季,所以夏季仍然是大片轰炸的主战场。而且越拉越长。
漫威一直慢慢助推使暑期档开始的越来越早。但它并没有把自己的影片往前推,而是迫使竞争对手(《正义黎明》)提前上映。
这对制片方来说很好(减少了竞争),但如果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电影年:除了票房大片和奥斯卡种子选手,其他电影基本没有上映空间。那就少了太多乐趣。
8。电影结束了故事还没讲完
这类电影大多是因为制片方更愿意把票房放在影片的艺术性之前,而且没有比拍续集更好的赚钱方式了。当然,观众不太认可这种破坏叙述、以圈钱为目的未完待续的影片。但也无法阻止开放式结局的崛起。
过去一部电影会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当然也会扔出一个小彩蛋做暗示(例如达斯·维达飞向远处,小丑扑克牌),但至少影片情节有始有终。现在这种电影却很罕见了(除非是一部被宣传为整个系列终结篇的电影)。
《超凡蜘蛛侠2》极其兴奋地铺开了所有的人物关系然后结束了,而且仍然没有处理杀害本叔叔的凶手。《变形金刚:灭绝时代》引出了神秘的创造者,这个主要情节点完全没有解释就结尾了。《猿球黎明》在正真即将改变世界的冲突爆发时戛然而止,其结尾基本就是下一部的引子。而这只是近几年内的部分影片。
这已经成为了现代大片语言的一部分,《驯龙记2》以小嗝嗝的爸爸死亡作结,几乎可以感觉到导演迪恩·德布洛斯的意思就是:这不是电影的结尾,而我们也习惯了等待几年后在一部几乎陌生的故事里看到最终结局。
7。一切都搬到了中国
《变形金刚:灭绝时代》最后大战突然移到了香港。《环太平洋》的时空裂痕使那些怪兽攻击了许多国家,却留下了香港作为主战场。《环形使者》里小乔变成老乔的背景地设在上海,邦德在《天幕危机》里也访问这个城市。《钢铁侠3》甚至有额外15分钟特供中国电影院。哎呀,这些电影为了中国观众用心良苦啊。
这些非常相似的决策背后的金融原因很简单,赢得中国市场会有很多的钱。《变形金刚4》和《终结者5》都在远东赚到了,对其电影总票房的贡献远超过美国。所以现在非常清楚,要想票房大卖你需要打入中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你的电影发生在那里。
例如《天幕危机》光线炫酷的打斗场景,和《环太平洋》多元化的演员阵容,使这个地理位置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电影出现的越多就越显得缺乏原创性。
观众们厌倦了我们的英雄总是在美国城市里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是在几年之间就看到了更多发生在香港的影片,他们也会开始反感的。
6。观众抱怨续集太多,但是却不看任何原创电影
每一年,当普通观众发现暑期新一波电影到来时反应总是一样的。“全都是翻拍和续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抱怨这种流行的现状。但他们是如何对待层出不穷的系列电影呢?他们继续去看这些翻拍片和续集,忽视真正的新电影。
严重的是,在过去的五年里,进入全球票房前十的,只有两部电影不是基于现有的作品改编的(也不是票房无忧的大预算动画电影)——《盗梦空间》和《地心引力》,这两部电影获得了媒体舆论一致好评。
这背后的原因是,虽然观众们认识到好莱坞电影缺乏原创性,但他们也乐于看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一部全新的电影意味着会有风险,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冒险。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继续看这些被他们习惯性抱怨的电影,实际上是在扼杀创造力。《盗梦空间》催生了大量颇有创意的模仿者(《源代码》、《命运规划局》、《恍惚》),但这些电影都太糟糕,使得这段烧脑但又具有娱乐性的科幻电影制作阶段很快结束了。
虽然《环太平洋》票房不佳,但DVD销售不错,拖拉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续集确定上马。类似的怪兽大战电影《哥斯拉》上映首周票房大卖。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在电视上看过《哥斯拉》电影,所以心里有底,感到更安全。
5。音乐搭售越来越令人讨厌
出现在电影配乐里的流行歌曲一般都不会太差。例如,接招合唱团的“Rule the World”作为《星尘》的片尾曲立马生动起来,碎南瓜乐队的”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Is The End”(又赢得了格莱美奖)也出自于《蝙蝠侠和罗宾》的原声(音乐脱颖而出,电影则一团糟)。所以,这本不是一件坏事。然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音乐扰乱电影的现象似乎显示了这真的行不通。
《超凡蜘蛛侠2》,《驯龙记2》和《变形金刚:灭绝时代》影片中的动作片段都各自搭配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如果这些插曲有点愚乐趣味的话(像《卑鄙的我2》),还能长久凑效,不然过不了几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片中的音乐会比影片的特效更过时。这也许会引发更多的人会购买这首歌,但是值得为此败坏电影的长远价值吗?
电影歌曲应该是这样的: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你不需要听席琳狄翁唱主题曲,因为这时候不需要。把一首歌剪辑在动作画面里是YouTube蒙太奇玩家的专长,不是职业导演应有的水准。
4。冒号:续集
当年《教父》续集直接在原片名后面加了一个2,似乎特别酷(在当时确实具有开创性),但现在依旧延续这种做法就显得太不入流了。有比在片名后加数字更令人恶心的方法。
这种解决方案的始作俑者是《星球大战》,它将每一部电影视为一集,在主片名后加了一个冒号,再跟上一个短语,以此构成每一集的完整片名。就像《小猪宝贝:小猪进城》,虽然有点累赘,但是无伤大雅。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变得无法忍受了。因为现在的主流电影(除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非蝙蝠侠电影)无不想开创一个大卖特卖的电影系列,所以千方百计避免让第一部看起来像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影片。这正是前面讨论过的开放性结局背后的主要动机,也导致了冒号在各种电影片名中的崛起。
《加勒比海盗》,《波斯王子》和《美国队长》的第一部都加了副标题,《变形金刚》,《雷神》,《生化危机》,《木乃伊》,《人类清除计划》,《复仇者联盟》,《博物馆之夜》,《x战警》,《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和《碟中谍》的所有续集都添加了冒号(还有更多其他电影)。
从上可以看出,这些电影并不都是烂片,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做法使得一部电影更像是一个电视剧的其中一集,失去了电影的本身价值。
3。植入式广告泛滥
企业支付巨资使他们的产品出现在电影里并不是什么新趋势,但其不利影响现在开始愈演愈烈。制片方通过展示几个百威啤酒而得到一些预算资助并没有什么错,甚至《皇家赌场》里对欧米茄手表的调侃还值得称赞,因为很有乐趣。
但是如果每部大片里都有多个场景出现很晃眼的广告让你出戏那就不对了:万磁王掀起肯尼迪体育场确实很酷,但是我们却注意到了百威和百事可乐的那些巨幅广告海报。
感觉这种不断被网友嘲讽其植入广告水准的电影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
这不是什么新问题,只是在持续恶化。最好的植入式广告是阈下广告,自然而然地融入电影。随着剧情发展,影片会潜移默化和广告结合起来。
2。一切都被重塑
当《记忆碎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在《蝙蝠侠:开战时刻》里塑造一个忧郁焦虑、现实主义的黑暗骑士时,其实他并没有为这个角色做什么创新。而是借鉴了80年代漫画作家弗兰克·米勒彻底改变了布鲁斯·韦恩形象的两部漫画《黑暗骑士归来》与《元年》:分别以黑暗的色调讲述蝙蝠侠后期和早期的故事。《开战时刻》和及其后来的续集完美融合了这个角色根深蒂固的黑暗美学。随后的模仿者虽然也转变成了黑暗基调,但是却没明白黑暗风格是蝙蝠侠固有的。
从那以后,我们看到各种各样风格扭曲、主题黑暗的电影,无论原作的基调有多明朗:例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哥斯拉》,《变形金刚》,《沉睡魔咒》,《白雪公主与猎人》,《大力神》,《忍者神龟》,甚至蝙蝠侠的最佳搭档也在《钢铁之躯》里展现了坚毅深刻的一面。
这都是明摆着的,还有很多其他电影也用黑暗风格塑造角色,试图让影片更真实。看到童年的英雄年老死去,一开始质疑他们的死亡确实很有趣,但如果都来这一套那就无趣了。
真是惭愧,《黑暗骑士》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但为什么这么些电影导演不愿意用现场特效打造个人风格的史诗电影,舍弃蝙蝠侠的特定黑暗元素呢?
1。制片人压制导演
埃德加·赖特退出筹划了八年的漫威电影项目《蚁人》,这个消息曾引起巨大反响。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可能无从知晓,但就像官方常用的说法,这通常是因为制片方和导演创意意见不合。
这不是漫威第一次与他们的导演发生冲突,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你认为他们为什么最近开始更多地聘用可控的电视导演和电视演员呢?),这只不过是另一个制片方干扰导演的个案罢了。凯文·菲戈和杰瑞·布鲁克海默(这个制片人很多产,甚至有自己的DVD套装)都喜欢尽可能多地影响电影成片,就像自己是导演一样。
现在能够全权掌控一个电影系列的导演已经很罕见了(想想卢卡斯与《星球大战》,卡梅伦与《终结者》,杰克逊与中土世界)。多个头脑构思一个产品本身并不坏,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代表着制片方,把钱放在第一位,那么对电影的不利影响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原文:10 Trends That Are Destroying Modern Movies [Alex Leadbeater]
谢绝转载3d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