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春光明月清
作者
罗 平
伊山伊人舞云锦
伊君依笛弄梅音
但闻三调仙韵在
莫负春光明月清
——题记
伊山的清明落入凡间的音符,风清景明
由于久雨初晴,山涧的雾岚萦绕山腰,那么轻盈,那么飘逸,那么舒缓,似乎散发出淡淡的暗香。这莫不是上古黄帝正妃嫘女,在岣嵝峰上采桑养蚕示人农耕时飘落的那一帧拭汗的云锦。不然,这里在叫伊山之前怎么又叫云锦峰?
伊山的山绿落入凡间的音符了
伊山的水蓝了,伊山脚下的田畴阡陌绿了。油菜在次第结荚,偶尔有少许的金黄在点缀,那么随意。
伊山寺的暮鼓晨钟,似乎在历史的时空中一次次敲响,那么苍桑,那么雄浑,那么悠扬,在山谷中回荡了几千年。
伊山的梅花
伊山的梅花,也许是在历史中的某一个雪夜,亦或清明,随着一个叫桓伊的才子和一位叫董梅的丽人,化作串串天赖的音符,飘荡在历史的天空。
伊山的清明,是一个时令节气与一个传统节俗的浓缩,是一段青梅竹马的奇恋与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是一个崇尚传承中华美德的顶礼膜拜与风清日月明的政治愿景。
于是,伊山的清明,既是一个时令节气,又是一个纪念传承,还是一份绝韵的回味,更是一份美好的政治愿景。
清明,本是一个时令节气。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个农事花事时令中,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又分六个时令节气。清明是春季当中第五个节气,处于仲春与暮春之间,可谓春之高潮,春之深处,所以春意最浓,就像一位允聘的二八少女,开始在作怀孕的梦。那满山的映山红,在悄悄地泄露了她的心情。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曰“春分后十五日,则清明风至”。此时,万物欣荣茂盛,皆清洁而明净。清明时节,往往是阳光明媚,不然农人们不会总结出“光清明暗谷雨”的农谚。然万事万物总有例外,也许是南北差异,因而也有烟雨迷蒙的清明,便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千古佳句。
每逢清明时节,酝酿了一年感情的布谷,为登上“春天里的中国”或“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正在忙于彩排。一声声的呼唤,也许就是最原生态的民族唱法,不做作,不扭捏,源于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一些花事了,一些花开了,一些花盛了,但绿色成了主色调,绿得那么葱翠,就连空气也绿了,翠绿犹滴…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耕春种是农人们一年幸福祈盼的开端。农耕中国,铁犁开铧,被春雨浸泡了一冬的土地也开始敞开了芳心。清明第一犁,农人还得在牛角上披红挂彩,企盼一年红红火火,有个好收成。健壮的水牛或温顺的黄牛,这时就像披铠挂甲的勇士,有些兴奋,在农人还没有作好准备就跃跃欲试。农人的一声吆喝,水牛或黄牛就迈开了大步,躬耕前行。身后,一道道犁沟,溅起一串串的水花,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芳香。
清明时节的春天,羞色中掩饰不住对夏秋时节收获的向往与期待。爬上篱笆的雪豆和节节开花的蚕豆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开始怀孕结荚,鼓胀的外型已经显山露水。
整地,翻耕,播种,点豆,种瓜,育苗……这就是中国南方的时令清明,这就是中国南方的节气清明。
清明,也是一个节俗,而且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节俗。前三天后一七,是传统清明节俗祭祖扫墓的日子。
一个传统的时令节气,演化成一个祭祀纪念的传统节俗,这是因为一个典故,因为一个忠义的传说,因为一个感恩的源头,因为一个孝道的美德。这或许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民间传承。
那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那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是故事也好,是传说也罢,故事的含义成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代代相传的精神慰藉与寄托,成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相传,那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清明时节,晋国公子重耳,不可能有心情到民间去踏青赏花,也无力去民间感受百姓的春耕气息。他为逃避宫廷倾轧,不得不在这个时节流亡异国他乡。
流亡的日子是苦难的,也是灰暗的。那也是清明时分,也是有雨如晦,重耳悲愤交加,饥饿相连,奄奄一息,此时,一个叫介子推的随臣毅然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一碗,救了重耳,救了晋国。
介子推割肉救主时,那殷红的鲜血,滴落一地,周围的一种不知名的灌木被染红了一片,突然含苞竞放,于是漫山遍野映红了一片天,映红了一个历史的时代。后来,人们便把这种灌木叫做映山红,每年清明时节,便会漫山绽放。
九年之后,重耳主政,史称文公。然文公偏偏忘了当初伴其流亡、陪他一起走过艰苦岁月,走过艰难曲折,走过人生悲怆的那个患难与共的旧人,偏偏忘却了介子推。
没有不满与怨恨,没有留恋与不舍,介子推悄悄收拾行囊,带上年迈的母亲隐居绵山,消失在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中。
文公醒悟后,多次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但他归隐之心已决,看破红尘,淡出红尘,认为忠义乃人生本性,无需回报,孝敬奉养老母乃人生本义,便隐归不出。后文公一把山火,把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烧得残阳如血。
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被烧死在一株老柳树下。树洞里,留下一片衣襟,上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下令,清明这天全国禁火禁烟,故又曰“寒食节”,又曰“感恩节”。从此,清明,由一个时令节气,变成了一个具有纪念价值的传统节俗。
人们也许只知道
人们也许只知道,因为一块肉、一片襟、一片心,便成就了一个节,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道德高度。人们却不知道,因为一个人,因为一座山,因为一首曲,因为一支笛,演绎了清明另一种家国情怀,升华了一个节气,一个节俗的美好愿景。
那个人叫桓伊,那座山叫云锦,那一首曲叫《梅花三调》,那一支笛叫“柯亭笛”。
桓伊,东晋名臣,乃历史上以少胜多战例——“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公元383年,前秦符坚率80万大军伐晋,桓伊与谢玄、谢琰等率8万精兵于淝水之滨应战,大败秦兵,成就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典故。
那是一个清明时节,十岁的桓伊跟随其父从安徽谯国来到岣嵝峰下,祭拜农桑之祖嫘母,寻访大禹治水的金简玉谍。当来到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嵝峰余脉——云锦峰下,被这里的幽静与空灵所吸引,认为这里乃读书习武之佳所,便将桓伊寓居云锦庵内,师从隐居于此的董姓先生。先生乃东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后裔,博古通今,文武兼备,因躲避战乱隐居于此。因桓伊的缘故,后来,人们便叫这里为伊山。
云锦的山水养一方人,伊山的风月蕴一片情,伊山的梅花押一曲韵。
伊山的山水滋润了一位乡野女孩,叫董梅。她是董先生的孙女,小桓伊两岁,长得艳若梅花,冰清玉洁,暗香疏影,歌声甜如山泉,舞姿娜如落雁。桓伊夜读,董梅秉烛。桓伊习武,董梅“拂舞”,两个翩翩少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春赏山花夏饮泉,秋听落叶冬赏梅。伊山的梅花亦或伊山的丽人,成为他心中一个美丽的记忆,一生的相随,从而羽化成为他素笺上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那是一个雪舞云锦的冬夜
那是一个雪舞云锦的冬夜,亦或是一个雪后初晴的清晨,他推窗望去,好一派素艳雪凝的画卷,好一股清香扑面的新风,梅情溢心,梅韵于耳,突然灵感迸发,一连三日,红袖研墨展素笺,才子狼毫谱仙乐,先后创作出了“梅花一二三调”,成就了中国音律史上《梅花三调》的千古绝韵。
在伊山一晃就是十年,那个稚气的孩子如今已长大,二十岁那年,青春勃发的桓伊离开伊山,告别年迈的先生,告别相依相恋的董梅,告别伊山的山,告别伊山的水,告别伊山的梅,赴建康(南京)就职。随后的南征北战,随后的治国忧民,伊山的人伊山的梅总是萦绕在他的心。
之后不久,桓伊与董梅一对有情人,也是在那个人间三月天的清明时节牵手一生。几间茅庐,一栋云庵,十里梅花,一代佳人,就为一代名将一代名臣一生的财富。
公元385年10月
公元385年10月,也就是淝水之战后,功成名就的桓伊,带上心爱的董梅,带上一支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带上介子推“但愿主公常清明”的忠臣良言,带上“唯愿人间清明景”的政治愿景,再次回到了云锦峰下的云锦寺。
他来这里寻找童年的记忆,寻找少年的梅香与笑声。他在这里等待伊山冬日的雪夜亦或初晴的雪晨。他在这里等候来年三月的清明,去岣嵝峰上,祭祀教人养蚕缫丝的嫘祖,去祭祀征服春潮洪荒而百川归海的禹王,然后又去开创一个风清日月明的人间清明的天。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香映红罗;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在山风中,他静听梅开梅落的声音。在冬雪里,他嗅梅的清香,悟梅的风骨。在春光中,他寻找一片清明的丽景,憧憬一片清明的世界。一支柯亭笛,吹出了心中清爽的一阵风,吹出了人间清香的一曲情,吹出了历史上曾经清朗的一片天。
也许,是伊山的梅花与丽人,成就了桓伊的高雅;也许,是介子推的忠义与洒脱,成就了桓伊的品质;也许,是文公的醒悟与感恩,成就了桓伊人生的清风与丽日;也许,是嫘祖的聪慧,大禹的功德,成就了桓伊的愿望与憧憬。
因为一个清明,云锦峰下迎来一位奇才;因为一山的梅花,历史的音律中留下一曲“三调”或“三弄”的遗韵;因为一个桓伊,云锦变成了伊山。
如今
伊山依然在
伊山的梅花却早已定格在《梅花三调》的音符里。清明节,也已成为世人踏青郊游的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早已成为古人的一厢情愿。
如今,子推早已定格在历史的烟云中,桓伊早已带着伊山的风、伊山的雨、伊山的云、伊山的日、伊山的丽人,回荡在婉转悠扬的清明笛声中。
在伊山,不管是一个关于清明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伊山的传说,还是一个关于梅花的音韵,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与愿景。